右江日报社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德保:霜降庆丰年 土布织传承
来源:右江日报客户端   2022-10-25 16:44:03


土布在稻田间。□黄少将 摄

百色新闻网—右江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岑秀杯)10月23日,时值霜降节气。当天,德保县足荣镇足荣村龙写屯欢声笑语、稻糯飘香。德保县“锦绣德保”采风活动—农耕文化与土布技艺传承足荣镇专场、德保县足荣镇第五届龙写大糯壮家农耕民俗与隘章土布技艺传承文化活动在这里举行。

足荣镇素有“德保粮仓·美食之乡”的美誉,而龙写屯就坐落在足荣谷地尾端,当地人叫“汤垌”(方言,指一定范围内的田园)。相传600多年前,有个土司路经此地,对这里肥沃的土地、秀丽的风光流连忘返,便把府邸设立在如今的田庄屯里(现存有7个人工雕琢的石墩),此后让龙写人为他种植大糯、田庄人为他唱歌跳舞,隘章人为他纺织棉布。

身着民族服饰的壮家儿女挑着稻谷走过田埂。□黄少将 摄

德保壮家妇女展示土布技艺。□黄少将 摄

龙写大糯以其质白、粒粗、软韧、香醇的口感而闻名遐迩。而与陇写大糯相媲美的,便是泗营村隘章屯的文化瑰宝——土布制作技艺。近年来,隘章屯通过开展传承人保护工作、传统棉纺织技艺展示等举措,充分展现了非遗技艺之美,不断扩大隘章土布制作技艺的影响力,已成为壮族非遗棉纺织技艺的基地。如今,龙写大糯、隘章土布纺织技艺已被列入市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天的采风活动有壮家儿女传统古法收割、壮家人庆丰收、粽王出锅、唱山歌、隘章土布技艺展示等,充分展示了德保传统壮家多姿多彩的稻作“那”文化,独特的传统大糯美食文化和隘章土布的非遗文化。

村民挑“粽王”祭祖。□黄少将 摄

村民开“粽王”。□黄少将 摄

壮家妇女在田间挑选饱满的谷穗准备做美食。□岑秀杯 摄

2022年7月,德保龙写大糯稻作习俗被列入百色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几年来,每到霜降节,足荣镇都会组织壮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对稻作习俗文化和土布纺织技艺进行广泛宣传。

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因势利导下,德保县积极抢抓机遇,加强特色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全县各项文化事业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壮族马骨胡艺术、壮族麦秆花篮制作技艺、南路壮剧、那练鲤鱼舞、壮族山歌、壮族末伦、提线木偶戏、藤编制作技艺、隘章土布制作技艺、壮族歌圩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网络编辑: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