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日报社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 提线木偶 艺术奇葩 德保提线木偶戏是壮族特有的古老文化艺术,它代表着壮族文化艺术的水平,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2018-11-21 11:33:39
  • 德保土布:民族艺术瑰宝亟待传承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我们曾在课本中阅读过的美丽诗行。对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大多数人而言,织布的场景只停留在书本的描绘中,织布这项历经数千年的美丽工艺日渐式微。 2018-04-08 17:54:20
  • 【德保民间故事】天马洞与知恩洞传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德保县巴头乡荣屯村大臣上朝山下住有母子俩,母因丧夫而哭瞎,子极孝顺。年复一年,为治母眼,儿子四处求医,但终无果。一天,他冒大雨在往家路上直跑,快到家时,大摔一跤再爬不起来。 2017-02-06 15:43:27
  • 德保:欢度“风流街” 抬阁最抢镜 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八),是德保县燕峒乡兴旺村一年一度独具民俗特色的“3.18抬阁”文化节,当地称“风流街”。当天,全村群众开展了走抬阁、拔河比赛、民族广场舞、南路山歌等各种精彩娱乐活动,迎接四方宾客,共同欢度盛会。其中,走抬阁民间民俗表演最抢镜。据了解,... 2016-04-25 16:22:50
  • 走进龙光歌圩节 感受淳朴乡民风 百色新闻网德保4月22日讯(通讯员梁海兰钟穆安黄玉华)4月21日,德保县龙光乡一年一度的龙光农历三月十五歌圩节(三月歌圩节又名“风流街”)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歌圩节内容丰富,充满地方文化特色,有篮球比赛、山歌表演、文艺晚会等活动,吸引了周边的靖西、河池天等、崇左大新等县(市)游客。走进德保县龙光乡,... 2016-04-23 10:40:25
  • 德保:走近七旬拳师 领略壮拳风采 在德保那布村大吉屯,有位岑延琼老人,由于自小耳濡目染,加上父辈的倾囊相授,因此岑延琼的拳脚功夫颇为不俗。演示起各套拳法和刀法,老人动作精炼娴熟,招式凌厉迅猛,虎虎生风。 2016-04-20 11:00:59
  • 德保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4月7日,笔者在德保县云山小学的操场上看到,全校的学生整齐列队,开始了精彩的壮拳表演。老虎拳、猫似拳、四门追打、三挟手等一系列壮拳套路,熟练稳健、刚劲有力的动作,以及伴随着拳路发出铿锵有力的呐喊声,响彻校园。这是德保县开展的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内容。 2016-04-07 17:10:28
  • 德保三合舞狮:传承展示壮族传统文化魅力 舞狮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每逢过节或重大节日,少不了舞狮的身影。在德保县都安乡三合村,舞狮已经有80年的历史, 2015-02-17 10:01:20
  • 《马骨胡之梦》在南宁成功演出 11月8日,德保县大型原创壮剧《马骨胡之梦》在广西南宁剧场成功演出。《马骨胡之梦》主要讲述了矮马仙王之子马勒受玉皇大帝之命下凡任鉴水之洲风云晴雨官,后与壮族姑娘侬依相遇相爱 2014-11-09 16:00:01
  • 德保:壮族马骨胡艺术的起源地 百色新闻网德保讯(通讯员赵国凡黄国闯黄高念)壮族马骨胡起源于广西德保县,也就是说壮族马骨胡艺术的根在德保。马骨胡,德保壮语称为“冉列”,是壮族马骨胡艺术的主要载体。关于马骨胡起源,有很多传说版本,最集中的有两个,一个是历史版本,一个是民间版本。历史版本说的冉列是兄妹关系,而这对兄妹阿冉是妹妹,阿列是... 2014-11-06 09:17:07
  • 德保:壮族马骨胡艺术的传承发展 马骨胡是壮族最具代表性乐器,其外形美观,琴声悠扬清脆,是壮族乐器的奇葩,被誉为壮族“音乐圣物”。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骨胡艺术在时代变迁中几经沉浮,走过了一条波浪式的坎坷道路。为了保护传承发展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德保人正在全力以赴追寻着“茶马古道”上那... 2014-11-05 16:33:02
  • 德保东凌朴圩歌圩精彩纷呈 2013-05-06 11: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