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日报社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靖西:奋楫争先激活力 山水边城开新局
来源:右江日报   2022-11-09 09:38:43
  靖西秋季田园美如画  □赵福播  摄
  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赵福播  摄
  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赵福播  摄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赵京武  摄
  水果产业做大做强  □赵福播  摄
  百香果产业蓬勃发展  □赵福播  摄
  肉牛产业方兴未艾  □赵福播  摄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马红玉  摄
  开发开放提档升级  □谢丕海  摄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赵福播  摄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靖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赵福播

山水边城展现新姿,锦绣靖西逐梦不止。

百色撤地设市20年,靖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壮乡边城处处欣欣向荣,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该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4.4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8.96亿元,GDP增长11倍;先后荣获2019年度、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称号。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靖西市深入实施开发开放、乡村振兴、工业强市、全域旅游、城市提质“五大战略”,高质量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开放引领区、稳边安边兴边富边示范引领区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两区一市”建设,打造面向中国—中南半岛开放的前沿城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

1.脱贫攻坚硕果累累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靖西市安宁乡果布村里的太阳能路灯灯杆夹道而立,村道、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休闲广场设施齐全,村民饭后聊天散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村里安装了5G网络,用手机就可以查看孩子上车、下车及到校、到家情况,不用再操心孩子上下学的安全问题。”果布村村民韦福令说。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靖西市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等工作标准,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建成农村道路920公里、产业路1077公里,实施危房改造8190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67处,实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全市13.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靖西市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方面,健全“县、乡、村、户”四级网格,通过“互联网、对比网、帮扶网”三网联动,深化“线上线下”两线监测,开展“防返贫、守底线”集中排查,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能力、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市1880户0.67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群山环绕的吞盘乡弄乃村,石头缝里种的“黄金百香果”香飘致富路。“我们通过抱团发展、村企合作、自主经营等多种发展模式,引导多个村庄共建产业园,种植12万株百香果,产值达550万元以上。”吞盘乡党委书记唐志平介绍。

农村产业兴旺与否,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靖西市实施“8341”发展战略,重点培育烤烟、桑蚕、水果和养猪“三种一养”产业,建成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364个、产业园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62个,实现153个脱贫村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全覆盖,带动3.5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5%。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靖西大地徐徐展开。

2.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提质增效

走进旧州街,只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民宿、木质家具店、美食小吃店等生意兴隆,游客络绎不绝,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前几天有南宁的客户订购了50个五色绣球,现在还在赶制中。”旧州街村民赵恒送说,周末和节假日游客较多,店里比较忙,游客高峰的时候店里一天收入可达三四千元。

近年来,靖西市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锦绣古镇、绣球城、小城故事、长丰国际大酒店、旅游集散中心等建成投入使用,鹅泉至旧州漂流带、乒乓主题体育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鹅泉、旧州景区提升改造。同时,依托新春民俗文化大巡游、“壮族三月三”、端午药市等,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成功举办“丝路杯”中国—东盟乒乓球赛、边境国际马拉松赛、中越边民大联欢等重大赛事活动。此外,该市还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融入景区景点,对现有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进行“串珠式”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旅游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游客农天飞和家人一起到靖西市渠洋镇怀书村骑行、露营、赏花,在青山绿水间享受愉快的周末时光。“自从村里建好坡谷汽车露营地、环湖骑行道和花卉基地后,前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怀书村驻村第一书记农振杂介绍,村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花卉、大果山楂种植和加工基地,实现“春有花开放,夏有荫乘凉,秋有果收获,冬有青观赏”,村民不但可以在家门口的产业基地务工,而且还吃上了“旅游饭”。

山清水秀好生态,美丽乡村引客来。靖西市依托沿边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以“景城一体”为城市规划建设思路,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峡谷群等景区整合重组,推出“康养游”“文化游”“边关游”等精品旅游路线,深入促进文旅城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目前,该市建有AAAA级景区6家、AAA级景区3家,先后获得“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优秀旅游县”“广西园林城市”等称号,入围“2021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该市接待游客870.3万人次,同比增长23.7%,旅游总消费101亿元,同比增长24.3%。

3.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控制设备、调运原料、运输成品,工作繁忙而有序。“自铝产业‘二次创业’以来,我们建起年产300万吨氧化铝、32万吨电解铝、20万吨铝合金棒、15万吨铝杆生产线,生产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铝杆等新铝材。”该公司总经理崔玉峰介绍。

这是靖西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该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铝锰产业“二次创业”,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保障生产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引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铝锰、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重点工业产业集群。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2年的23家增加到2021年的44家。2021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8.69亿元,同比增长31.6%。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靖西市经济跨越发展,提升了城市的能级和品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靖西龙潭湿地公园热闹了起来,市民们有的健身,有的闲坐聊天,有的在湖边戏水。该公园位于该市东北面,周边青山环抱、楼宇林立,水中有城、城里有水,秀美的山水与现代化都市完美融合。

近年来,该市围绕“山水边城,锦绣靖西”城市形象,以中心城市扩容提质为抓手,大力推动靖东新区、德爱片区、城西片区开发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7平方公里,推动城市形态向多组团带状模式发展,再造一个靖西的框架基本成型。聚焦“景城一体、品质宜居、产城融合”功能定位,该市策划包装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通过实施老城区管网改造、河道整治及绿道建设、立体停车场等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该市先后获得“广西卫生城市”“广西文明城市”等称号。

4.开发开放纵深推进 发展潜力持续释放

龙邦镇护龙村的红瓦楼房上,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个距离中越边境不到100米的小村庄,随处可见“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等标语。“边民享受每人每天8000元免税进口商品的互市贸易政策,他们自己经营越南砧板、咖啡、坚果等商品,深受游客喜爱。”护龙村党支部书记麻元波说。

靖西市充分利用国家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引导边境村寨建立边贸互助组、货物运输组、装卸搬运组,带领边民群众搞边贸、跑运输、做装卸,形成资源共享、机会均等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在边贸互市大厅设立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党员代办制度,将“人到、货到、证到”交易转变为党员代办报关业务,提高通关效率。

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靖西市通过“合作社+落地加工”模式,从用地保障、财税、入驻园区、边境贸易加工、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和新鲜海产品落地加工、保税物流、新能源、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目前,该市完成龙邦口岸产业园7个标准化厂房建设,进驻企业9家。2021年,该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2亿元,占百色市外贸总额的62%。

龙邦边民互市区、岳圩边民互市点先后运营,靖西市成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引领区,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通道,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龙邦水果指定进境口岸获得批复……如今,靖西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正加快加工贸易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等项目建设,深化对外产业开放合作,推进建设铝产能合作基地、跨境电商基地、跨境金融合作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材料基地,加快培育“口岸+”枢纽经济,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网络编辑:黄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