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通讯员 唐晓薇
“你问我为什么回到乡村来,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有些青春总得在遥远的乡村秀一秀,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未来……”
在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战斗过的百色市乐业县,有一群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青春无敌、朝气蓬勃,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时刻牵挂群众,不辞辛劳走村串户……
(一)“向日葵”向阳开始也经历波折

2018年3月,黄文秀在刚上任百坭村第一书记的时候,她曾写道:“百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几个不同的山头,对于我这个不熟悉地形的‘新手’来说,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是非常困难的。但我没有失去信心,想起了那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黄文秀初入百坭村时,一开始也并不得到群众的欢迎。 “你这个小年轻,我们跟你聊了也没用。”“跟你说了你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一个女娃娃能行?”
黄文秀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群众却还是这样质疑自己。后面,她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的,一有空她就主动帮助群众干农活、打扫庭院……慢慢地掌握到做群众工作的窍门,慢慢走进群众中,与他们融为一体,甚至走进群众心里面。
是呀!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都是从生手到熟手的过程,何况我们做的是辞旧迎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事”。
(二)第一书记的那双手

杨杰兴,是文秀牺牲后由组织派驻百坭村的接棒者。对于他来说,接棒文秀生前的工作,继续帮扶百坭,心里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如何像文秀一样,让群众接纳自己,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然后配合他一起把百坭建设得更好;另一方面如何接力做好百坭的扶贫工作,完成文秀未尽的工作,巩固好百坭取得的扶贫成效,实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他要面临的挑战。
自接棒工作开展以来,杨杰兴遍访了村里的每家每户,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落实扶贫政策、推进产业发展、协调项目资金等。春天他与村民一起开展春耕,夏天他与村民一起护理产业,秋天他与村民收获累累秋实,冬天他与村民采摘砂糖橘……他事事尽心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诠释着向楷模看齐,向先进学习,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诠释着不负组织信任与重托,认真务实文秀未尽事业,全力推动百坭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代文秀走完扶贫“长征路”。
(三)第一书记脸上的温暖笑容

周昌都,一名妥妥的80后共产党员,现在是派驻幼平乡通曹村的第一书记。他亦是这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老兵。
2018年4月,周昌都被选派到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这一干就是两年。今年组织再次找他谈话,希望他担下重任,到全县6个极度贫困村之一的通曹村去担任第一书记,为乐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赢这场硬仗啃下这块硬骨头。面对着初心和使命以及组织的信任,他又踏上了脱贫攻坚的这一战场。
其实,在2018年周昌都驻村后的一年多,他年迈的母亲因为脑出血瘫痪在床上,爱人在雅长乡做老师,家里还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幼儿园,另一个两岁,均由其姑妈照顾。驻村两年,他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给人感觉很亲切。他说:“既然我选择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就一定会把工作做好。”
今年7月14日,周昌都发了一个朋友圈,写道:“从此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愿天堂没有病痛!”这是怎样的心情?应当是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周昌都舍小家为大家,选择了奋战在扶贫一线,为打赢这场攻坚仗而坚守。
(四)第一书记的背影

田庆社,90后的他给人第一感觉瘦瘦的,话少也内敛。作为花坪镇运赖村第一书记,他同样为奋战脱贫做最后的冲刺。
2014年大学毕业后,田庆社在大城市的铁路公司工作,有着一份可观的收入。但是当得知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受穷受困后,2015年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了家乡的一名基层干部。
运赖村地理位置偏僻,山多地少,交通闭塞,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该村虽然有一个千亩以上的猕猴桃基地,但由于劳务管理不当,基地时常出现无人做工或者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猕猴桃基地的发展。田庆社发现这一问题后,经过考量,决定以建立劳务公司的方式来规范劳务聘用的工作职责和报酬,理顺管理方式,这下让猕猴桃基地的管理水平和劳务就业“活”了起来,产业也跟着提高。今年猕猴桃的长势和收入“双喜临门”,望着村民乐呵呵的笑脸和鼓起的腰包,这个90后腼腆的第一书记脸上也扬起了笑容。
你问他从大城市回到基层工作有没有觉得很大的落差?他却总是乐观地说:“还好!都是跟乡亲开展工作,我觉得不是很难。”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运赖村的道路通了,产业搞起来了,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51.6%降至2.23%。
有些人从大山走出去了,就不再回来;但是也有一些人像文秀一样注定是那个要回来的人。他们怀揣着一颗初心又回到了生长的地方,一起与家乡战贫穷、致富奔小康,这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与责任。
(图片由乐业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