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11月11日讯(通讯员 黄瑞校)今年以来 ,乐业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加强全县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行为,强化畜禽运输调运监管,进一步筑牢肉类食品安全防线,全县无肉类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图为执法人员开展生猪屠宰后监管
强化动物检疫工作监管。今年以来,除农村生猪自宰自食外,全县生猪产地检疫数量(屠宰用)比例达100%。全面实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确保上市肉食品安全。严格按照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程序开展屠宰检疫,严把“四关”(入场、待宰、同步检疫及宰后处理),做到上市猪肉产品头头检,对检出病害肉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严格屠宰程序,保障了上市肉类食品安全。
严格执行屠宰场“两项制度”。认真落实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向县城屠宰场按规定派驻5名官方兽医。县城屠宰场坚持按照“头头采、批批检”的原则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检测合格的,经驻场官方兽医签字确认准予入场待宰,对检出的阳性生猪坚决同群猪无害化处理。今年以来,共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413批(次),未检测出阳性病猪。同时定期开展“瘦肉精”检测工作,共检测“瘦肉精”728头。
图为技术人员定期到养殖场开展疫病防控工作
全面落实养殖场动物防疫报告制。健全规模养殖场养殖备案工作,养殖场户从畜禽进栏开始,凭身份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到动物检疫申报点进行第一手养殖材料登记备案。加强疫苗和标识管理,杜绝规模养殖场出现冒领、虚领,或者浪费疫苗的现象,有利强制免疫疫苗和动物标识的管理。加强养殖档案管理,要求养殖场做好养殖档案管理,按动物防疫要求如实规范填写好养殖档案记录,认真记录好强制免疫疫苗的使用品种、数量、免疫时间、免疫数量,病死畜禽无害处理,治疗投喂药物等。压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养殖场(户)主是养殖场动物防疫的第一责任人,及时向县动物防疫机构报告养殖场动物防疫情况,主要包括执行生猪出栏申报及引进动物落地报告制度情况、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情况、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消毒灭源情况、疫情报告、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等,作为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年审条件。
强化检疫出证后续监管。该局落实人员对动物检疫溯源系统、车辆备案监管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并对出证后生猪调运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开展动物检疫证明信息倒查专项活动。今年来,共倒查涉及该县产地检疫出证的生猪未到达目的地信息共有16条。目前,共反馈调运生猪行为涉嫌违法线索的2条,移交立案查处涉嫌违法线索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