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通讯员 谢永翠 秦一菲 岑松盛
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位于加尤镇东北部,距离县城44公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共有797户36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6户1664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前,村里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村民以种植桑蚕、油茶等产业为主,没有村集体经济,经济结构单一。2015年末以来,在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支持下,磨贤村一年一个新变化,旧貌换上了新颜,村民喜摘脱贫攻坚硕果,奔向乡村振兴大道。
“原先我们住的是瓦房,房子基本上都要倒了,还好有政府补助的钱,加上我们找得点,就把房建了起来,现在住得比较安全也放心,感谢共产党和政府。”磨贤村交洞屯村民龙宗谋感激地说。
龙宗谋由于身体患有残疾,家庭劳动力不足,收入不高,2016年以前居住的瓦房已破旧不堪,但苦于资金不足,没有能力推倒重建。村里及时为他申请危房改造项目,获得2万元补助金,在多方努力下,一幢崭新的二层小洋楼拔地而起,龙宗谋一家终于住上了稳固的新房。 在解决了住房困难后,龙宗谋克服身体残疾不能参与重体力劳动的困难,不等不靠,自主在家小规模养猪、养鸡,年纯收入3万多元,2016年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好。
为了帮助更多像龙宗谋一样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增加收入,磨贤村村“两委”经多方考察和谋划,决定创办村集体经济,2017年建起了水果产业示范点,推广种植牛心李,到目前已种植牛心李700亩;同年建设8个点共6600平方米的大蚕房进行出租,这两项村集体经济一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惠及全村每一户村民。
“以前的路全都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就很难走,这两年好了,到处修好了水泥路,我们把蚕子、红薯、南瓜这些拿到县城卖很方便,空闲的时候我们再帮群众拉点东西到百色去,收点车费,多一条增收的道路,很感谢党和政府。”磨贤村村民谭顺富如是说。
交通是经济命脉,是致富道路。为把村集体经济产出的水果、蚕茧和村民种养出来的农副产品快速运送出去,顺利变现,磨贤村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项目和资金,从2016年至今,完成11条砂石路提级改造工程,新建成水泥路2条3.5公里,目前全村水泥路已达60多公里,四通八达,极大地解决了村民出行、运输的问题。
“以前都是用胶管接水,接水进屋很不方便,现在好了,政府弄成个水塘,集中供水拉进屋来,我们接水喝卫生又干净清凉,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很方便。”磨贤村交洞屯村民杨彩凤高兴地说。
2018年,磨贤村实现全村脱贫出列。如今,5年的脱贫攻坚战在磨贤村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屯屯通了水泥路,交通更便捷。新建成人饮水柜360个,全村共有人饮水柜820个,84000立方米,集中供水点10处,灌溉地头水柜12个,6000立方米,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和充足的农业灌溉用水,生产生活用水不再发愁。5年间推倒重建危房72幢,每一个屯里漂亮、大气的楼房林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设7个屯级篮球场和体育娱乐设施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扶贫成果惠及每一个村民,在下一步振兴乡村发展的道路上,磨贤村已开始绘就美好蓝图。
“磨贤村通过带领村‘两委’走出去引进来,学习人家优秀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加上上级资金的帮扶,我们计划2021年引进年产2000头生猪的生猪养殖基地、新建村办幼儿园、村卫生室、小蚕共育基地等,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更多村民受益。”磨贤村驻村第一书记韦英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