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10月19日讯(通讯员 何桂海)今年以来,凌云县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1至9月,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主要污染物PM10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优良比例为100%;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以上,达标率为100%,辖区内没有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发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扎实有效。认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14个,提出有针对性整改措施40条。已完成问题整改3个,完成问题整改并长期执行8个,剩余3个正在整改推进中;召开信访处置工作推进会,成立信访件办理工作专班,办结和公示督察期间督察组移交的信访件5件,剩余3件阶段性办结,正在整改中。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推进有力。凌云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已经梳理出EOD融资项目清单,其中桑果酒、茶叶酒、水资源、绿色家居产业园和国家储备林一期工程项目已录入生态保护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
“两山”基地建设推进有序。按照创建“两山基地”的条件要求,已完成编制凌云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管控和巡查秸秆垃圾禁烧,落实《凌云县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秸秆禁烧主体责任;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强监管定点医疗机构和隔离点的医疗废水,属地乡镇政府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和运维,同时排查县城建成区范围内入河排污口。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力度不减。采取不打招呼、明察暗访方式,抽查检查辖区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检查企业12家、水源地1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凌云县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按照问题清单的整改要求和时限完成整改;排查矛盾纠纷和化解环境信访积案19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有条不紊。按照生态环境优先,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在重大项目落地前做好选址、环评审批的服务工作,完成环评报告表项目审批5个,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项目20个,出具项目意见4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