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日报社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家园更靓 生活更美
凌云表彰100名“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先进个人
来源:百色新闻网   2023-02-23 15:56:17

百色新闻网2月23日讯(通讯员 任上腾 黄元荣 覃凤条 韦付增)“我没有肺腑之言,但我有一颗扮靓家园不老之心”“‘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我在行动,我们更在行动”……2月22日,凌云县教育局干部黄金陶、泗城镇中学教师陆海娜在全县“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发言时说。当天,会议对在2022年度“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中成绩突出的全县100名干部职工进行表彰。

从干净整洁的房前屋后到环境优美的山乡村寨,从整齐明亮的厅堂厨房内室到特色鲜明的家风家训文化内涵,该县“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正如春日之朝阳,焕发着勃勃生机,将党的二十大绘就的美好蓝图镌刻在茶乡大地,生动地诠释着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丰富内涵。

2021年以来,该县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百色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创新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累计参与扮靓家园大行动15万余人次,改造提升105个村庄7000余栋房屋,拆除违规违建建筑2000余处,清理垃圾1.2万吨、河塘沟渠6000余处,规整禽畜栏舍1000余处,宜居宜业的家园逐渐形成,该县“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做法在全区得到推广。

扮靓自家房屋,提升宜居环境。突出干部带头,鼓励新乡贤助力,动员全员参与,合力扮靓家园。自“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凌云籍干部严格按照要求制定个人回乡扮靓家园工作计划,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回到老家从“扮靓”自家房做起,主动拆掉乱搭乱建和危旧棚圈,清理垃圾、污水,规整房前屋后农具、柴草等杂物;整齐摆放桌椅家具、悬挂名人字画,扮靓室内厅堂;整理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卧室整齐;清洁厨房桌椅、厨具和厕所卫生,保持厨房通透整洁、厕所干净无异味,做到房屋内外环境干净清朗,微菜园、微果园、小景观精致美观。新乡贤响应号召回乡出力献计,筹资捐资扮靓家园,开展扶困助学公益事业,为困难群众解困分忧。据统计,全县110个村(社区)收到新乡贤捐赠款物(价值)超2000万元,100多位经济能人回乡创业100余家,解决了20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注重文化内涵,传承优秀家训家风。回乡干部坚守“迭代”的理念,注重传统乡村文化构造,保护老屋、保留传统原色,就地取材、打造乡土景色。在“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中,回乡干部徐敬区、李昌兴、杨再江保护老屋,固柱加瓦,修缮成整体颜色协调、实用性强、极具乡村特色元素的农房,摆放老物件、挂字画,集展民族文化,留住乡愁。坚持把建立家风家训作为干部回乡的重中之重,着重把“孝悌、持家、创业、学习”作为主要内容,从“清晨即起洒扫庭院”“处理婆媳、妯娌、邻里关系”等最小的事、最管用的事做起,身体力行传承好家风,为孩子、亲朋、邻里树好榜样,实现从“小家”和睦到“大家”和谐。回乡干部刘宏志腾、黄金陶腾出老家房间,收集展示家族成就荣誉、民族文化、家风家训,激励子女以忠孝为本,以耕读传家,激发下一代奋发图强;玉洪瑶族乡那洪村回乡干部带头在自家悬挂家风家训家教等字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浓。乡土承载乡愁,家风涵养德行。回乡干部注重扮靓家园“颜值”,传承继世传家优秀传统“内涵”,焕发老家新貌,激活传统文化活力。目前,全县有3310多户将优秀家规家训上墙入心,恪守家风家训家教。

打造“三微四景”,建设庭院景观。回乡干部带头宣传政策,带头造田造地,带头拆旧复垦,带头美化家园,充分利用清拆出来的闲置土地和废旧物,做好房前屋后、户与户之间的绿化美化,通过“乡土化”手法,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打造村口景观、水体景观、绿色景观、庭院景观。回乡干部江正宏依托房屋周边小山体,打步梯、造凉亭、刻崖刻,建设寄托乡愁的休闲“逸园”;回乡干部王理丽在自家庭院的墙体上绘制墙绘,展示诗书魅力,打造庭院人文景观;伶站瑶族乡均亭村上均屯回乡干部联合退役军人一道组织带动全屯55户群众利用房屋周边土地,规范打造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泗城镇官仓村、下甲镇加西村因地制宜打造村口景观、水体景观、绿化景观、庭院景观,形成“房在田中,家在画里”的诗和远方。2021年来,回乡干部带动乡土人才创业,共旧复垦530余亩、完成旱改水2300余亩,打造微菜园4000余处、微果园2000余处、微景观1000余处、微田园1000余处。

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榜样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代表着方向,凝聚着力量。在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中,该县坚持干部带头、示范带动,乡贤助力、群众参与、共建共享,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干部聚力、党员接力、乡贤助力、群众出力“四驾马车”同步发力,齐心扮靓家园。注重培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示范带动全员参与扮靓家园、美化房屋环境,推动整屯、整村,乃至全乡(镇)、全县人居环境提升,让乡村清朗宜居,提高幸福感。通过培育“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家园示范屯”“最美家园示范村”先进典型,让扮靓家园“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发全县主动参与扮靓家园热情。大行动以来,全县先后打造最美示范户100户、特色主题鲜明的示范村屯30个、整治型村庄12个,有2万余户群众参与到扮靓家园大行动中来,真正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带、群众干”,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转变。扮靓家园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实现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

共商共建共管,推动乡村治理有效。和美乡村需要全员参与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该县以“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为契机,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四治”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尊崇“用通俗语言讲出天大的道理”的理念,干部群众、新乡贤通过村民大会“院坝会”“火塘会”等形式,用类似“垃圾不落地、脏话不出口”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句,制成村民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乡村治理好做法。伶站瑶族乡九民村回乡干部组织干部群众商讨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约制度;沙里瑶族乡八洞村弄阳屯发挥退休老干部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榜样作用,引导群众向先进看齐,家家户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全屯做到“污水不见天,垃圾不落地,棚圈不乱搭,杂物不乱堆”;下甲镇平怀村举办 “百姓饭堂”,为群众提供办宴席场所,减少浪费和污染,弘扬宴席简办好风尚。

身在青山绿水间,心在唐诗宋词里。沐浴着“干部回乡·扮靓家园”乡村建设大行动的阳光雨露,该县干群正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携手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凌云新篇章!



【网络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