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田林1月8日讯(通讯员 黄周艺)“真美呀,现在定安镇的夜景真不错。你瞧,一排排路灯亮起来了,这回吃了晚饭就可以到河边散步聊天,欣赏古镇美景。”走在田林县定安镇街上,不时有群众发出赞叹。这就是2016年以来定安镇作为自治区第三批“百镇建设”试点镇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该镇以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为抓手,结合该镇列入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进行建设的契机,以特色农业为主导,与观光休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整合聚集各种资源和能量,推动定安经济社会发展。
注入鲜活生命力。自治区文件提出,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小城镇综合实力,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用规划把小城镇的文化底蕴、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产业特色亮出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该镇历史文化悠久,清康熙四年至民国时期共286年为西林县县治,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震惊中外的“马神甫事件”(史称“西林教案”)和太平军屠城的“庚申事件”就在这里发生。现有西林教案遗址、常井天主教堂、岑氏宗祠等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范例,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百镇建设项目中,投资了200万元用于马神甫事件遗址修复建设,进一步保护了古镇的文化底蕴。
提升古镇发展格局。该镇政府按“多规合一、生态宜居”原则,进行城镇空间布局,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提升古镇的城镇化质量,推进镇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集镇亮化、绿化、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安装路灯151盏,人行道195棵扁桃绿化种植,道路硬化12条,建成一座镇区停车场,实施完成408套立面改造,打造镇区镇区休闲公园,在清水河岸水漫桥边,建设民俗活动水岸公园,切实加强人文景观的保护,全面提升集镇的承载能力、经济实力和城镇面貌。
打破“空心化”难题。该镇以特色产业立镇,创新采取“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破解资金难题和技术难题,进一步加强特色产业园建设,将发展产业就业作为解决脱贫奔康的主要渠道,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化解古镇发展“空心化”难题。一是创建澳洲坚果后续扶持产业园,实现易地搬迁户有产业,有稳定地收入来源。二是抱团发展柑橘产业园,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发展能力。三是打造那门村火龙果产业贫示范基地,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底,全镇贫困发生率由36.34%降至0%,5+2特色产业覆盖率98.10%,“3+1”特色产业覆盖率99%。
2020年,该镇文化旅游业快速提升,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连续两年举办定安镇“古镇风韵”旗袍秀活动、“销正月”民俗活动,进一步提高古镇的文化品牌、旅游品牌,获得社会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