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日报社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独特的祭灶仪式与祭灶歌谣
来源:百色新闻网   2015-02-13 11:51:28

  □百色新闻网通讯员 黄国顺

  在田阳县一些农村,每年过祭灶节,不仅很讲究祭拜仪式,而且还一边祭拜一边唱起独特的祭祀山歌来,很有地方民族风味与民俗特色。

  祭灶仪式分段进行。相传,灶王(灶君)是专门负责人间吃食温饱的,乡间有歌谣沿袭下来说“腊月廿三祭灶节,祭歌声声颂灶君;人间民以食为天,灶王专管烟与火;灶上锅儿空或满,都由灶王说了算;来年兴旺不兴旺,全靠灶王一张嘴。”因而各地民间历来就很注重过祭灶节,节日那天一到,家家户户宰鸡杀鸭,燃放鞭炮,热热闹闹地进行祭拜灶王,全家人颇为隆重地围在一起吃着一年一度的祭灶丰盛晚餐来庆贺祭灶节。有的村寨相当讲究祭拜仪式,祭灶节这天共祭拜四个灶。首先是祭拜上灶,即祭拜厨房里的灶台,过去年代农村大多是干栏式吊脚楼房屋,人住上,畜住下,因而厨房里的灶台也简称为上灶,一般是早上起来,家中老人就开始着手把灶台四周、堂厅神台以及整个房屋里里外外清扫一遍,接着当家男则宰鸡杀鸭、煎鱼切肉,当家女则煮干饭、做水圆,小孩高高兴兴地拿着水果、饼糖、鞭炮在一旁等候。等所有祭品都煮好了,就把祭品装入祭盆摆到灶台边,在灶台烟囱旁边贴上小红纸或者小桃符,插上蜡烛点上香,由家中最老的妇人带领家人进行祭拜。祭拜完上灶,就接着祭拜下灶,即祭拜楼下专门煮牲畜食物的灶台。祭拜完家中这两个灶,就把祭品搬出屋外,拿到村头土地庙里的灶台上进行祭拜大灶。祭拜完大灶,祭品搬回家放回厨房灶台原处继续供奉灶君,然后家庭主男主女继续整理菜肴,一家人美美地吃着节日大晚餐。晚上临睡前,家中最老妇人把祭盆从厨房灶台移到正厅堂就餐桌上平时热菜吃夜宵用的小炊具旁边摆一摆,叫做祭拜小灶。四灶拜完,祭灶节整个祭灶仪式才结束。

  祭灶歌谣内容丰富。家家户户祭灶的时候,大多都由家中最老的妇人牵头祭祀,这是因为这些老妇人比较会唱歌颂灶王歌颂祖宗的祭拜山歌。老妇人们在祭拜的过程中,从开始点蜡烛、插香、上酒、烧纸钱、燃鞭炮、鞠躬拜,到最后洒倒杯中酒给灶王,都边唱颂扬灶王颂扬祖宗山歌边祭拜,可谓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场面气氛活跃有加。有的地方祭拜山歌歌谣内容为:“今给灶君送上鱼,祈佑子孙年年余;祭品果糖样样有,来年生活甜如蜜。”有的地方则是这样唱的:“地上烟火灶王管,保佑家家粮不断;今敬佳肴一碗碗,但愿来年锅更满。”还有的地方所颂扬灶王功劳的山歌:“人间苦辣与酸甜,全赖灶王给赏脸;给君尝口鲜水圆,祈盼岁岁过好年。”总之,老妇人们所唱的颂扬山歌,都是即兴所唱,不同的年头唱出不同的山歌,不同的祭拜环节不同的祭拜灶点唱出不同的山歌,既不千篇一律,也不强求相同模式,只要能够表达出歌颂灶王功德就行。

  图为今年2月11日腊月廿三祭灶节,该县北部山区农户群众祭拜大灶——村头土地庙灶台时,村中老妇人们边祭拜边唱山歌颂扬灶王和祖宗的情景。

给灶王烧纸钱。

【网络编辑:阮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