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 田阳4月7日讯(通讯员 黄 颖)又是一年春光好,春耕备耕正当时。入春以来,随着天气回暖,气温上升,田阳区各地农民正铆足干劲抓紧农时开展春耕生产,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备足农资保生产,防疫生产“两不误”。
为做好全区春耕生产保障工作,田阳区供销社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化肥、农药、农膜等采购、调运力度,春耕前共储备化肥5800余吨、农药8吨、农膜180吨,保障春耕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打好春耕生产“第一战”。
在与农业生产者进行农资订购服务时,各农资经营网点多采用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联系,尽量让对方送货上门,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接触,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

农业农村局开展种子检查。农婵娟 摄
抢抓农时春耕忙,特色产业种类丰。
眼下,正值正是番茄的成熟季,在田州镇兴城村番茄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将田里的圣女果采摘、分拣、装箱、售卖,一派繁忙景象;而在百育镇,农户正在采摘完圣女果并清理完毕的农田里,进行水稻秧苗的移栽,场面如火如荼。这种“水稻-番茄”的水旱轮作模式,有力解决了水稻单产和稻田综合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还改良了土壤,减少了农药、肥料的使用,并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兴城村村民在车间对圣女果进行分拣。黄颖 摄
近年来,田阳区依托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5+2”特色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做大做强多种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右江河谷乡镇以芒果、香蕉、火龙果、大青枣、葡萄为主的现代果蔬产业经济带,北部山区乡镇以芒果、油茶、甘蔗为主的现代农林产业经济带,南部山区乡镇以红心蜜柚、火龙果、柑橘、脐橙为主的特色水果经济带,以及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生态养殖经济带,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兴旺。
智慧农业来助力,解决农户用水难。
在那满镇露美片区,农户用上了新的春耕新农具——共享用水桩,只需要在田间的一个个智能水柜上扫码,接上一根水管就可以开始浇灌今年种下的种苗。
这是田阳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一个缩影。为解决农户用水难、千家万户管理难、水电投资成本回收难等三大难题,田阳区在露美五个试点片区装上了了智能水柜,让农户只需要在田间轻松扫码即可用水,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可持续的水权定价机制,以科学的阶梯水价来促使农户进行科学用水和增效节水。除此之外,该共享用水桩还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实现集中管理、品质把控、统一销售。此次水价改革,切实将便利与实惠交到了农户手中,是对乡村振兴主题的贯彻落实,也为田阳农业产业升级打牢了基础。

农户使用智能水柜扫码取水。周硕 摄
为民办事解忧难,党史教育入人心。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连日来,田阳区多部门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群众义务植树添新绿、兴修水利助春耕、法律服务解纠纷,多措并举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20万亩农林生态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党员们撸起袖子,抡锄挖坑、挥锹培土,为春天添一抹新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田间地头,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一起动手清理水利渠道及周边的淤泥、垃圾和杂草,为当地群众改善春耕生产灌溉条件;组织驻村法律顾问、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入各村屯,开展法律宣传、矛盾排查调处、涉农法律服务等,为助推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巴别乡党员干部带头义务植树。黄玉棉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田阳区在开足马力战春耕的同时,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开创新时代田阳“三农”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