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西林2月23日讯(通讯员 韦素雪 罗世龙 王勤)近年来,西林县八达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摘帽作为头号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体要求,克难攻坚、奋力前行,着力从基础设施、产业、就业、金融扶贫等方面补齐短板。通过一系列措施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2020年12月被西林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减贫带贫明显实现新成效。近年来,八达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组织26个单位联系帮扶所有行政村,发动560名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1969户,选派驻村干部164人次,实现16个村(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派驻全覆盖。统筹整合财力扎实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镇5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969户907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33.81%降至0%。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新进展。八达镇党委、政府出台“一周一任务清单、一周一例会、一周一核查、一周一通报”每周“四个一”工作制度,通过量化积分管理办法,以铁的纪律和超常举措,举全镇之力,下足“绣花”功夫,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难点补短板,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四大战役”以及打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粤桂扶贫协作 “五场硬仗”,脱贫攻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新面貌。近年来,全镇共建设1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河口屯),总投资2036万元,共安置贫困户47户226人,入住率达100%,水、电、排污、道路硬化到户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善,同时全镇共到县城集中安置146户678人。持续跟进后续就业、产业帮扶,使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14户,所有贫困村实现36条通村、屯道路硬化、4G和光纤全覆盖,并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壮大特色产业实现新增收。围绕“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八达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最重要渠道。该镇实施“千百十”产业工程。成功打造坝弄至花贡的50公里“甜蜜道路”脱贫奔康产业带,八达—土黄—木呈和花贡—坝林—坝弄两条水果产业带逐步壮大,目前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已达15000多亩、油茶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杉木种植面积30000多亩。大力发展猪牛羊养殖等“短平快”产业,充分利用县城周边优势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农家乐”旅游等产业,群众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全镇形成了“长中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实现短期脱贫、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加速跑”。“1110”工程成效显著,2020年,全镇5个贫困村和11个非贫困村(社区)村集体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统筹党员创业资金15万元在龙保村打造八达镇党员创业油茶示范园100亩,同时辐射带动5个贫困村连片发展油茶种植700亩。在自主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周帮村积极发展黑山猪养殖,带动贫困户实现产业覆盖的同时获得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全村全年集体经济收入28.9万元,周帮村绿安专业合作社带动36户群众发展沃柑产业共获得分红10万元;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
围绕目标任务实现新生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总体实现。该镇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房屋修缮等政策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全面完成住房安全鉴定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挂牌全覆盖,全镇实现贫困人口住房有保障的目标;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确保各阶段就读学生教育补助落实到位;综合运用宣传引导、帮扶救助、强化行政和司法督学等多种途径开展控辍保学,利用“扶贫夜校”等形式开展政策法律宣传,没有出现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情况,入学率达100%;全面落实健康扶贫“198”政策,几年来,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实际人口统计)达99%以上;全面落实“五个一行动”,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完成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达100%。
同时,该镇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工作,完成全镇110个自然屯饮水安全大排查工作,并积极配合部门协调解决;完成周帮村“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5个;完成坝林村、那卡村、龙保村等7个村屯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82.18万元,受益人口1890人,全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